当前位置:首页> 义务教育

尚美中学开展“吉金重生——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专题讲座活动 2024-04-28     点击率:

4月22日,尚美中学六、七年级学生有幸聆听了一场非凡的学术盛宴。学校荣幸邀请到曾参与三星堆青铜器修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传承人、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师王南丁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吉金重生——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王南丁老师通过抛出十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接着,王老师以其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专业背景,从青铜器的制作技艺、器形与分类、纹饰谈起,详细解释了青铜器为何需要修复,以及修复过程中所应用的先进科技。

王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青铜器背景知识与文化意义,以及修复技艺的历史发展与具体步骤,如清洗、除锈、拼接、缺补和作色等。他还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在传统修复工作中的应用,如CT扫描技术和AR现实增强技术等,使得对于文物的保护更加科学与安全。

讲座期间,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积极记录重点,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和王老师进行了深入互动。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记录下自己的收获与感想,他们在笔记本上详细记载了从讲座中学到的知识点,表达了对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深刻印象。

讲座结束时,同学们纷纷上台与王老师进行交流,表达了对青铜器修复艺术的深厚兴趣,并邀请王老师签名留念。这场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青铜器有了全面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科技应用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探索未知。


冯欣雨

三星堆是人尽皆知的古代遗迹,考古遗址。在之前,老师就带我们了解过它,昨天,曾参与三星堆文物修复的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师王南丁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加了解它。

三星堆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的一处古代遗迹和考古遗址,一共有八个祭祀坑,曾挖出过许多形状奇怪的文物。说到文物,就得说到文物修复。在三星堆里挖出的许多文物都是已经破损的。损坏文物的原因有自然损坏、人为损害和放进去时已经损坏。修复的原因:1.文物已损坏;2.文物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修复一件文物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青铜器运用最广泛的时期为商朝到周朝,在秦朝以前。秦朝后不广泛使用青铜器的原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金属:铁,比青铜器更加坚硬、锋利。一般青铜器上有两种纹路:动物纹和几何纹。每一种都十分美丽。青铜器多用于工具、农具、食器、酒器、武器等。

三星堆里的文物都十分有趣。比如:一号神树为396厘米,每一根枝条上都有一朵花和一只鸟,有人说这是山海经里的一种神树。商青铜立人像高260.8厘米,两只手前端无比巨大,却没有握住任何东西。这些都令我们深思。

总而言之,这堂讲座让我收获很多,让我对三星堆更加感兴趣,也不禁疑惑古人是如何造出这么精美的文物的呢?这些都有待考古学家后续的发现。


钱俞祺

吉金重现(青铜器修复技艺)

自从本次听了校外专家对青铜器修复的演讲之后,我对古代青铜器又了解了许多——在此之前老师已经让我们了解了三星堆文明。

位于四川省境内的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在遗址中有青铜器较,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其纹样更是美伦美奂,不由我感叹到古代人民制作青铜技艺到达了高峰,哪怕是现在的人也不一定能造出来啊。

这次演讲的主题是《吉金重现》,我好奇是不是讲“青铜器”吗,怎么变成“吉金”了呢?听了专家吗解说后,才知道,原来在古代刚造出来时是粉金色的,而不是现在的青色,故而取名为吉金。最让我颠覆对古代制造青铜器的认知。在几千年的古代,就能形究出锡加上铜,熔冶后变成青铜,这可是人类发现最先的合金之一。青铜被古人铸成器具,可以铸成农具、食器、兵器、酒器、盥水器、乐器、工具等……最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器具上的装饰文样。装饰文样形式多样,有动物纹和几何纹,这两种纹饰中还能分成十来种纹饰,动物纹惟妙惟肖,几何柔刚并进。最美还属错金和鎏金,古代就能研究出来金与汞比例,造鎏金,用纤细的金丝镶嵌进缝隙里。真让我感叹古代人的智慧和劳动能力。

青铜器的修复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过去的历史和风俗活动,做一名青铜器修复师真是一个伟大的工作啊!


魏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古代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变得越来越重要。古代文物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研究历史、传承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印证。然而,由于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和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宝贵文物面临着破损、腐朽和消失的危险。为保护和延续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物修复技术便应运而生。在王南丁老师进行文物修复讲座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文物的损坏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文物修复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些已经损坏的文物得以得到修复,同时也保证了文物的历史价值,让它们历久弥新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讲座过程中,每个文物似乎具有某种魔力深深吸引着大家的目光,配上王南丁老师生动的讲解,我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文物修复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修复文物本身,同时也体现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作为一名学生,做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珍惜祖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洋溢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让文物永久地保存在中华大地。


撰稿:范红仙

摄影:赵健、范红仙

审核:陈凯、陆旻

来源: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