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教学“推门课”观察反馈,提升青年教师对教学五常规的把握与改进能力,2025年4月18日上午,英语组组织召开了主题为“共进行动”的青年教师教学专项研训活动,由教研组长张美玲老师主持。此次活动聚焦“教学五常规”中的真实困惑,采用“问题共议+经验分享+行动转化”的方式开展,切实推动青年教师由问题走向实践改进。
聚焦真实问题 · 青师共议共诊
活动伊始,主持人通过引导性提问——“你最常在哪一个教学环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没有哪节课‘不太对劲’,却说不清问题在哪?”——唤醒了老师们的课堂共鸣。
随后,教师们以4-5人为小组,围绕“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大常规环节,现场勾选《教学五常规问题卡》,分享自己的“踩坑”经历,并集思广益,交流应对策略。每一位老师都沉浸于坦诚的对话与深入的思考中,氛围热烈而真诚。
他山之石 · 经验教师传帮带
围绕青年教师共性问题,两位优秀教师作了针对性分享:
杨洋老师以《让课堂更清晰、有章法》为题,从“精心备课”“用心上课”两个维度展开,具体展示了如何梳理教学重难点、修改PPT贴近学情,以及如何设计清晰指令与过渡语言,提升课堂流畅度与控堂力。她强调:“每一次备课的精细打磨,都是课堂清晰度的基础。”
赵丹老师结合带教经验,归纳出青年教师在“课堂节奏”“重难点处理”“新授流程”“共享课件理解”等六方面的典型问题,并逐一给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她鼓励青年教师多看优秀课例、重视“过渡语设计”和教学活动目标意识,从模仿走向自主实践。
共促成长 · 行动卡引领实践转化
在最后的“共进行动卡”环节中,教师们在线填写个人微行动计划——一个问题点、一项尝试、一条实践路径。教研组也将据此建立后续跟踪机制,推动“说一说”变成“试一试”“做一做”,让教学常规真正落地扎根。
✅教师心声(节选)
“听了经验教师的分享,我发现‘控堂力’其实很多时候来自于课前的准备细节,比如过渡语、指令和学生反应预设。”
——青年教师Karen
“以前觉得教学反思只是任务,杨老师说要带着反思去备下一单元,原来它是可以‘变现’的。”
——青年教师Suki
教学无止境,成长不停步。本次“共进行动”研训活动,不仅帮助青年教师找到了问题的“源头”,也种下了解决问题的“种子”。相信在一次次真实的对话与实践中,青年教师将越教越清晰、越教越自信。